东莞税务部门力推银税互动服务助融资
发布时间:2018-04-08 17:01:51 点击率:
日前,在东莞市长安镇税务部门和银行部门举办的“银税互动”项目宣讲会上,许多企业代表或财务人员早早来到会场,趁宣讲会开始前,拿着现场派发的宣传资料围着税务人员和银行职员争着询问相关项目的办理条件和手续。这样的场景,近年来在东莞已不鲜见。
4月2日,记者从东莞市国税局获悉,东莞税务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大力合作,近年来以“银税互动”服务为莞企搭起融资“鹊桥”,积极推进“政税银保”四方合作,更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提速优化,为莞企融资发展“添助力”的同时,也为“信用东莞”建设添砖加瓦。
借力“银税互动”服务,合作银行累计授信东莞中小微企业超过8216户,企业累计获贷款金额超过19.7亿元。
东莞税务部门以“银税互动”服务为莞企搭起融资“鹊桥”,积极推进“政税银保”四方合作。图为在黄江国税分局办税大厅,一名工作人员认真地审核群众办税资料。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对接企业纳税信用与银行信贷项目
“2017年4月前,我们没想到纳税信用真的可以换‘真金白银’,原来我们良好的纳税信用记录还有这么大用途。”东莞市瑞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王小姐跟记者说道。她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出口,年出口额高达2.3亿元,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瑞云公司以良好的纳税信用,向银行申请贷款共计20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资金流动,加速企业生产发展,而这一切的背后推手正是东莞“银税互动”服务。
金融机构“放贷难”、小微企业“贷款难”一直以来是横亘于银企双方面前的一道坎,而东莞税务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动的“银税互动”服务正在“破坎筑途”,为银企双方搭起了一座“鹊桥”。
该服务的支撑来源于税务部门、银监部门与商业银行共同建立的银税合作机制,其通过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渠道,将企业的纳税信用、涉税信息等与银行信贷项目对接,实现“以税定信”,为纳税信用记录好、信用级别高的纳税人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由于该贷款可随借随还,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比较灵活,平均融资成本也比较低。
记者从东莞市国税局了解到,早在2001年,为破解东莞出口企业特别是流通型出口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该局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全省率先开展“银税互动”服务,联合东莞市金融管理局及10家银行机构推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对广大外贸企业缓解流动资金不足和深化业务拓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联合金融部门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成功经验,让我们对加大‘银税合作’服务力度很有信心。”回顾“银税互动”服务的发展历程,东莞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负责人如数家珍。2014年,该局借助“微众税银”服务平台将"银税互动"服务延伸至中小微企业。随后,2015年,在国家部署和各级部门合力推动下,该局联合地税部门不断创新“银税互动”项目,打响了东莞“银税合作”品牌。2016年,该局联合市地税、金融、银监、科技等部门及保险协会推开“政税银保”四方合作,共同开展税保合作“科保贷”项目,共同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银税互动”服务开启了全新的领域。
如今的“银税互动”服务已成为了众多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好帮手”。在东莞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而“银税互动”服务则成为许多新生代、融资实力暂不成熟的企业的重要推动力。
“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必须经历初创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而资金对于创新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银税互动’服务的推出,对于缓解创新型企业融资困难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东莞市中科云智产业孵化有限公司的陈小姐如是说。
银税互动服务进入“云端”时代
截至2017年底,东莞“银税互动”服务合作覆盖了工农中建四大行及东莞银行等30家银行机构,累计成功授信中小微企业超过8216户,企业累计贷款金额超过19.7亿元,其中“科保贷”项目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超过650万元。
“银税互动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途径,能有效激发社会‘双创’活力,为东莞转型升级增添动能。如何让这一个服务更便捷、让更多人受惠是我们一直探讨和努力的课题。”东莞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银税互动”服务一直在创新。
2017年,该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纳税数据、银行系统和社会征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试点推行“微业贷”“云税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将信用贷款全过程由“线下”搬到“线上”,打通了信用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线上金融产品全程实现无纸化,具有“智慧贷款”“轻松申请”“即点即用”“周转灵活”的特点,其进一步简化了贷款审批程序,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和税款缴纳额度确定企业信用贷款评级和授信额度,实现授信额度即申请即审批即反馈,资金最快可以5分钟到账。该系列产品更创新采用法人“刷脸”识别关联微信身份验证技术,确保资金提取安全。
从一周内成功获贷到几分钟资金到账,“银税互动”服务走上“云端”,从而更快更优质地为企业“输血”。一方面,全程线上服务为企业节省了贷款环节的费用,让企业无需来回奔波于政府职能部门、银行机构,切实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共享也减少了银行机构搜集佐证资料、税务部门出具纳税证明等工作量,实现了税企双向减负。
2017年,东莞“微业贷”“云税贷”等项目累计授信发放贷款企业超过4088户,授信总额近23亿元,以便捷的融资方式,打开银税互动新局面。
税企共赢助建“信用东莞”
而除了从资金层面让企业得到发展动力,“银税互动”服务更引导着企业注重自身的纳税信用,规范自身的纳税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助航器。
“企业纳税”与“银行授信”的深度关联,使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防范涉税风险意识不断加强,更重视积累良好的纳税信用记录。据统计,2017年,东莞A、B级纳税人达14.17万户,同比增长17%,占全部评级纳税人的81.98%,A、B级纳税人占比实现连续三年递增,授信企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银税互动服务的推广,让‘以税定信’和‘以贷促税’形成了双向良性互动,其背后大数据的共享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和管理企业”。东莞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有关负责人说。在完善企业授权程序,健全涉税保密信息查询管理的前提下,该局进一步拓宽纳税人和银行信息查询范围,增加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发票管理、税务违章等五大类信息,并借助微信公众号用户资源,开通纳税信用微信查询,将纳税信用评价融入社会诚信体系联合监控范畴,税银联手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社会信用合作共赢。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工作要求,目前涉税信息体系已由原先的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名单拓展至A—D级企业名单,受惠对象从A级纳税人拓宽至B级纳税人,东莞受惠企业数量也从2.28万户拓展至14.1万户。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便民办税春风的不断深入,“银税互动”服务也越来越“接地气”。“税易贷”“税融通”“税银通”“税银卡”“普惠税金贷”和“小企业税贷通”等产品不断推出,满足纳税人多元化融资需求。目前,东莞常平、凤岗等多个镇街更建立了24小时国地“银税”自助办税服务,为纳税人提供税务、银行一体化自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