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866-782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用好用活党史“教科书” 实干书写税务“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1-07-19 08:38:43 点击率: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立足实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税务总局党委和广东省委部署要求,积极谋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同时,学思践悟,笃行实干,深入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实践。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粤式”创新陆续出现;主动上门问计问需,力解群众“急难愁盼”;数据共享、协同治税,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税收征管改革落地见效,为营商环境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下,一个个深学笃行、真抓实干的鲜活故事在南粤大地上不断涌现,切实将便民办税的春风送到纳税人、缴费人心坎上。

学党史

红色资源“活起来” 党建引领“税务蓝”

“走进红色交通站,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红的革命斗争年代,深深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参观位于汕头市的红色交通站“华富电料行”时,汕头市税务局系统党建工作科副科长卢彦群感慨道。

“汕头红色交通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枢纽,从1930年至1934年长征前,护送了200多名中共中央领导人及其他各级干部安全进入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近日,汕头市税务局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华富电料行”,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并举行党员代表集体诗歌朗诵,重温革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为学好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广东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精心挑选省内红色资源绘制“红色地图”,开发“百年荣光 初心粤迹”微信小程序,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部分办税服务厅设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角”,打造纳税人、缴费人身边的“红色学堂”。

在位于韶关仁化的粤北红军长征纪念馆里,一位讲解员正为游客们讲述一个“红军碗”的故事,配以VR现代技术的使用,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抢占九峰”“水口鏖战”“血战铜鼓岭”等故事,让游客们如临其境。定睛一看,讲解员身穿天蓝色制服,胸前的党徽和印有“中国税务”的胸章熠熠生辉。

粤北红军长征纪念馆是目前广东省极具代表性的红军长征主题纪念馆,馆内主要布展了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至11月长征过境粤北的历史和红军文物。开馆之初,韶关仁化县税务局即开始选派青年干部跟班学习讲解。截至目前,选派跟班学习的税务干部已开展讲解逾60场次。

“学习党史能够汲取推动税收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带好队伍展现新气象、干好税务开拓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广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紫骊表示。从参观革命遗址到重温入党誓词,从纪念馆跟班讲解到观看红色经典,广东税务立足实际、创新形式,建立“1+8+N”一体化推进机制,确定学习、宣传、革命传统教育、为民办实事等8个重点项目,并相继细化出台36个配套落实文件和16个工作指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广东税务系统走深走实,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换为推进税收工作的新动能。

为群众

用心用情服务 问需问计于民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关键在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需群众之所需。

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近日,广东税务邀请了一批纳税服务体验师进行线上测试,首次尝鲜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十税合一”简并申报新套餐。纳税服务体验师可以近距离体验和感受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的快捷和便利服务,为便民办实事建言献策。

“以前,在申报多个财产和行为税税种时,需单独使用不同的分税种申报表,比较耗时和麻烦,现在,我们只需使用一张纳税申报表,办税效率高了许多,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办税时间,体验感非常好。”刚体验完“十税合一”线上测试,广东省纳税服务体验师、韶关市诺正税务师事务所所长朱文彬说道。

“十税合一”简并申报作为今年税务总局重磅推出的又一便民惠企新举措,广东税务共组织了两轮共计665位体验师参与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的体验活动,将合并申报的整个流程以及所有的申报渠道都进行了演练。同时,建立起体验问题跟踪反馈的闭环。经过此次合并申报体验,共采纳了53条系统和流程上的优化建议。

办好一件实事,关键在于用心用情,方法在于问计问需。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广东省纳税人缴费人最期待的十条税费服务举措”投票评选活动或许能给出答案。

自2020年起,广东省税务局启动“广东省纳税人缴费人最期待的十条税费服务举措”,第二届评选活动刚刚落幕,跨境交易涉税业务“一站办”、办税缴费“全辅导”等10条税费服务举措入围。截至活动结束时,共有176万人次参与投票。相比第一届评选活动,第二届评选活动的参与人次翻了两番。

“广东有620万纳税户、4000万自然人纳税人和8000万缴费人,想问题、做决策、推工作要始终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吴紫骊表示,打造广东税收营商环境高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办实事

纳税服务兴“粤味” 营商环境再优化

办实事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着眼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最关心的问题,才能以学笃行,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以前要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完商事登记后才能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现在可直接在银行完成开办企业的全部登记业务,又方便又快捷!”在中国银行使用“银证通”一体机办理新办企业相关业务时,东莞市税东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王剑辉依次完成了商事登记、公章申请、银行账户及税务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等业务,全程仅需半个小时。

“不用飞到中国,不用到办税厅和银行,也不用在中国境内开设银行账户,只需在网上进行纳税申报和转账,在我们企业当地就能很快完成缴税,真的很方便。”今年6月10日,中国银行横琴自由贸易区分行收到趣加(英属维尔京群岛)等5家企业跨境划转的应缴企业所得税款合计787.35万元,并于当日分别为该5家境外企业办理了银行端查询缴税,首笔跨境银行端查询缴税业务成功落地横琴。

“跨境银行端查询缴税业务”“跨境人民币电子全程缴税(费)”“交房即发证”“单边预约定价安排(APA)简易程序”“湾区跨境涉税事项多方合作机制”“成品油零售加油站智能税控系统”……近年来,一批“粤味”十足的纳税服务举措在广东陆续出台。广东税务部门深入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以及广东省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等相关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促进广东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一组数据成为广东税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最直观的成绩单。五年间,广东税务部门通过“减流程、减审批、减资料”,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税务注销、跨区域迁移等流程进一步简化,95%以上的税收优惠事项实现免备案。累计精简50%以上的报送资料、25%以上的表证单书,纳税人年度纳税时间由2015年的259小时压缩至2020年的110小时。

开新局

征管改革有力度 改出办税新气象

学党史,要落实到办实事上,要贯穿于开新局中。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解决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作出全面部署。

最近,税务总局又把广东作为四个综合试点省份之一。吴紫骊说,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发扬广东改革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意见》,高质量完成综合试点任务,探索更多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的改革,加快构建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税费征管新模式。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数据共享、协同治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协同治税”首次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完善服务环节对接,让纳税人等候更短;深化数据共享应用,让纳税人“跑动”更少;拓展联合服务项目,让纳税人资源更足……近年来,广东在数据共享、协同治税上按下改革“加速键”,不断推出一批“粤式”改革、“粤式”创新、“粤式”服务。

比如,税务与商务、人民银行、海关等部门协作,帮助出口企业加快全环节各事项办理进度,确保符合规定的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在去年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

比如,在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推出“交房即发证”。购房人在收房的同时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书,极大方便了业主办理落户、子女上学、抵押贷款等与房产有关事宜。该模式目前已在20个地市成功推广,惠及纳税人3.9万户。

比如,2020年广东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全国率先推出“社保贷”等“银税互动”产品,全年发放信用贷款1402.1亿元,同比增长21.7%。今年以来共推出46个“银税互动”信贷产品,发放贷款370.13亿元。

锚定目标,久久为功。持续深化的税收改革举措已经结出营商环境优化和群众受益的“累累硕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牵头开展的国内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以及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评价规则来看,目前,广东税收营商环境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前列,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从实处发力、向深处改革,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实实在在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是广东税务全方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税收实践,更是积极落实“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广东答卷。


我的税务日记

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还记得月初纳税人火急火燎打来电话:“我们境外的母公司与另外一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已经重组,要求我们东莞子公司月底一定要处理好跨境重组带来的涉税事项,完成非居民企业所得税跨境申报,确保全国子公司重组进度,我们能不能做到?”纳税人再三焦虑地发出追问。

挂了电话,我立刻与同事们进行研讨。“这次转让交易情况复杂、金额大、政策性强,重组情况、评估价值方面,我们还掌握不到位。”同事直接抛出了关键问题所在。

在城区片工作了5年,这家企业的情况我非常熟悉。如今,企业在处理重组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重组双方协议要求重组必须完成相关的涉税处理。

作为基层税务人,我们是打通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螺丝钉。我召集税务青年助企团莞城分队成立工作专班,把企业“请进来”,市局、分局、企业、会计事务所“四方”面对面研究。研究会上,我们深度沟通企业重组情况、评估价值、计税基础等事项,帮助企业厘清相关涉税处理规定,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确定汇率、办理临时登记、辅导企业准备资料,各项业务一刻不停歇地推进,企业终于按时把申报资料送达分局。

最终,经过3天的紧张工作,负责录入的同志向我说:“OK!”最后一个关卡,我们顺利拿下!

(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局莞城税务分局局长 黄雪影)

二维码
留言

客户服务热线
400-8866-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