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866-782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外贸回稳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发布时间:2017-06-14 03:34:04 点击率:

根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0.76万亿元,同比 (下同)增长19.8%;其中出口5.88万亿元,增长14.8%;进口4.88万亿元,增长26.5%;顺差9939.7亿元,收窄21.1%,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相关分析认为,除前期基数稍低因素致同比增速较高外,政策效应显现、企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动力转换加快等因素支撑着外贸回稳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从前五个月我国对外贸易情况的分析来看,有四个特点值得关注。

  第一,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3.37万亿元,增长14.2%,占比57.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汽车、船舶、手机和计算机及其部件等分别增长32.1%、27.2%、16.0%和14.6%。纺织服装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也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12.8%(出口额1.20万亿元)。

  第二,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8.1%,占比46.7%,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

  第三,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6.11万亿元,增长21.0%,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四,从国际市场看,我国与欧盟、美国、东盟等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18.9%。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8.3%、14.6%、12.8%;对俄罗斯、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 29.5%、24.7%、15.8%和16.9%。尤其是“一带一路”效应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外贸增长向好的关键因素。

  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进程中,我国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既是亮点也是贡献。

  从对外政策来说,中国反复重申对外开放的大门一直敞开,而且越开越大,这既是国际社会的期盼也是中国政府的承诺,并不断推进实施。李克强总理前不久在中德、中欧领导人会晤中发出坚定维护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声音。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五次会议上通过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也就是落实党中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会议提出,要坚持对外开放,适应国际通行规则,按照负面清单模式,推进重点领域开放,放宽外资准入,提高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取消内外资一致的限制性措施,保持鼓励类政策总体稳定。这对于外商投资中国是一个重大利好,也是扩大贸易规模、提高贸易质量的重要抓手。

  从对内政策来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各地方以空前力度狠抓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减负助力取得实效,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一大批企业从供给侧发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动力转换加快。我们也要看到,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给外贸出口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进口的大幅增长,给国际贸易伙伴提供了大市场、大机遇,客观上为带动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作出了贡献。

  前五个月,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拉动我国进口较快增长,原油、铁矿砂、天然气、钢材、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 (占我同期进口总额的24.3%)进口价格上涨 7.7%—90.8%,进口数量增长 2.4%—29.6%,拉动进口增长11.7个百分点。这对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据和事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由1月份的3.4%提高至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将由2016年的1.7%加快至2.0%,较上次预测值提高0.1个百分点;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增速由2016年的4.1%加快至4.5%。良好的预期既有利于贸易的扩张,也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彼此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的基础将得到夯实,并期待不断奏凯。


二维码
留言

客户服务热线
400-8866-782 ​